fb_portrait
良品專欄

‧ 衣服

‧ 食品

‧ 生活雜貨

‧ 良品研究

商品投稿總覽

前往投稿
各式手帳
日本有一句俗語「談明年的事會被鬼笑」(意指未來不可預測),但提到「手帳」的話可就不是這樣。不少人會藉由挑選一本新的手帳,迎接新的一年到來。近年來更是出現許多不只是寫待辦事項,而是配合個人興趣或生活方式使用的手帳。本週的專欄,將針對訂立年度計劃時必須要有的「手帳」來進一步探討。

手帳的歷史

究竟何謂手帳?若從日文原意「可隨身攜帶的小型帳面本」來看,其範圍就相當廣了。如果將筆記或日記包含在內,日本自古就有的「草子(冊子)」也可說是手帳的一種。日本江戶時代,當時的政府官員在測量地形時會使用「野帳」,是將半紙(即宣紙,大小約為25×35cm)橫向對折後,把實際測量到的土地面積或位置稍微手寫記錄下來。像這樣能夠隨身攜帶的筆記形式,或許可說是日本手帳的先驅。
至於每頁以日期劃分區塊的手帳格式,則是從英國工業革命之後才出現的。能將預定計畫事先填入的設計,對於當時忙碌的倫敦金融業上班族來說,是相當便利的寶物。日本則是由明治維新開始,隨著文明開化而從西方傳入了手帳。1868年(明治元年)時,就已開始印製警察手帳與軍事手帳。由此可知,手帳的發展比鐵路及電氣發展還要更早,這也是為什麼有「手帳才是現代化象徵」的說法。順帶一提,據說在日本最早開始使用手帳的人,正是當時由巴黎回國的福澤諭吉。

拓展各種可能性的手帳

手帳評論家館神龍彥,在他的著作裡提到手帳是「拓展人生可能性的工具」。的確,每個人所持有的時間長度都一樣,一天24小時,一年365天,但根據使用時間的方式不同,其可能性也有不同的變化。現在不少手帳上都會冠上知名企業家或大學教授、甚至是知名文化人士的名字,「用手帳改變人生!」或「成功手帳法!」等標題也都隨處可見。
而像這樣以「自我啟發」作為手帳使用目的的創始者,正是被稱為美國建國之父的班傑明·富蘭克林(Benjamin Franklin)。富蘭克林雖是政治家,同時也是發現閃電帶電的物理學家。當他22歲時,一邊思考著自己的人生中什麼才是最重要,一邊將價值觀歸納成「13德」,並製作成小本的手帳,在各頁寫下不同的價值觀,每天翻閱提醒自己過著正向的生活,這可說是世界上最早的自我啟發手帳,而他所留下最知名的名言正是「Time is money(時間就是金錢)」。這位透過手帳擁有多彩多姿人生的偉人,其肖像現在被印刷在美國最具價值的百元大鈔上面。

享受個人興趣的手帳

article_img 除了較為中規中矩的使用方式,其實也有以享受「興趣」為出發點設計而成的手帳。例如靜岡大學名譽教授小和田哲男所監修的「戰國手帳」,每個月份都會介紹戰國武將的人物及名言,還會印上該月份所發生戰國時代故事。每當翻閱手帳就有「啊,原來今天是本能寺之變的日子」或是「明天就是關之原戰爭的開始了」像這樣的樂趣。此外,Seagull股份有限公司所出版的「歲時記手帳」,上面記載著農曆的「二十四節氣」或「七十二氣候」。除了有著大寒、小寒、立春、雨水等標示之外,也有月亮圓缺或季節詩句,能充分感受四季更迭的變化,想必喜好俳句的人會愛不釋手吧!其他例如海上保安廳編輯委員會所監修的「海上保安日誌」,或是深受鐵道迷歡迎的「鐵道手帳」,甚至還有附上全國潮汐表的「釣魚手帳」等等,每年都有多樣化的手帳內容陸續問世。

隨時間變化的價值

article_img 另一種手帳的功能,就是將日常生活記錄下來,也就是現在時下流行的「Lifelog (將生活作息以數位方式記錄下來)」。在計畫欄位內將起床時間或就寢時間,以及三餐內容等都記錄下來,對於管理自己的健康或正在進行節食計畫的人都能派上用場。原本「Lifelog」指的是用數位方式做記錄,但手寫在紙上也有一些好處。因為用筆所寫下的東西會隨時間逐漸老去,但數位化的東西,無論是照片或文字都會維持當時的樣貌。所以無論使用鉛筆、原子筆、鋼筆或任何形式的書寫工具,在手帳上寫下的字會隨著時間場合出現變化,像是時間久了會變色、變淡,或是能看出忙碌時期所寫下的字跡會較為凌亂等。而在人生中的各種重要場合如考試、結婚、生子,將當下所抱持的情感或想法書寫在手帳上,這些記憶會隨著字跡逐漸陳舊而刻劃成回憶。無論經過十年、數十年,手寫的手帳都將成為無可取代的寶物而被留存下來。

工作上使用也好、興趣上使也罷,這些填入預定事項的手帳上,會反映出自己的人生樣貌。這麼看來,要選擇什麼樣的手帳,不就正如同自我期許要怎麼度過這一年是一樣的想法嗎?
明年要用什麼樣的手帳已經決定好了嗎?若各位知道「有像這樣的有趣手帳」或是「我都是這樣使用手帳的」的想法,也歡迎與我們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