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_portrait
良品專欄

‧ 衣服

‧ 食品

‧ 生活雜貨

‧ 良品研究

商品投稿總覽

前往投稿
握把的有無
早晨起床喝的第一口水、第一杯咖啡或茶等等,一天之中,我們所接觸到的各式各樣盛裝飲品的容器,無論是茶杯、馬克杯、碗,雖然稱呼與來歷各異,但光看外型應該可依據握把的有無來進行簡單的區分。

貝爾納·利奇的教導

article_img
© Marty Gross Film Productions, Inc.
在1930年代的日本民藝運動中,以柳宗悅、濱田庄司、河井寛次郎為首的多位創作者與指導者,他們投注心力,使美感融入日常用品,而當中來自英國的貝爾納‧利奇(Bernard Howell Leach),他的創作特別受到某位影像作家的注目,正是加拿大的影像作家,馬蒂‧格羅斯(Marty Gross)。馬蒂‧格羅斯深入日本的創作現場,並拍攝了許多記錄片,深受民藝運動吸引的他,致力於利用膠捲資料保存民藝活動的初期狀況。
影片中有個貝爾納‧利奇向日本陶藝工匠們展示水壺「握把」的鏡頭。貝爾納‧利奇雖然沒有教導這些工匠什麼,但應該激起了工匠們一些新的創作想法吧? 因為在1930年左右的日本窯場裡,能想像到應該有不少工匠認為依循傳統製作器皿就好,並未想過要在水壺上裝上握把。 而在那開始製作起附握把水壺的畫面裡,宛如看見了一齣東西文化邂逅的戲劇。 日本在40年代前期參與了世界大戰的亞洲戰場,後期戰敗後開始致力於歐美化。而在水壺、茶杯這些日用品器物上製作把手的這些事,也被納入當時歐美化的一環,回頭想想,其實這並非多麼久遠以前的事情。

握把展現器皿的個性

article_img 試著重新端看桌上或是櫥櫃裡的杯子,應該能感受到每件製品無論經過什麼樣製程,都擁有能展現其個性以及被精心設計過的握把位置。即便是透過工業製程大量或中量生產的杯子,有些握把帶有圓潤感的設計,有著屬於自己的線條;有些馬克杯握把則是從杯緣處開始,被設計出與眾不同的變化。
雖然有所謂的「無造作之美」,但是在城鎮的小工廠裡,思量著握把的整體感與設計感間的微妙關係而生的創作型態,正是anonymous(無名)製品的完美呈現。
一位卓越的手工製造者,會更加重視握把的設計,以其視為器皿個性的表徵,勇於挑戰使用者的眼光。

握把的有無

日本所謂的「茶碗」是沒有握把的。不過,像這樣捧握在手上使用的茶碗樣式器皿,無論東西方國家,在歷史上都曾使用過。材質上也有陶瓷、木材、石材、金屬等各式各樣。日文漢字表記上,根據材質不同寫作「椀」或「碗」,這正是與器皿一同流傳下來的先人智慧。順道一提,有人說「宛」這個字是為了表現出蹲著的形狀,當身體緩緩地放鬆並將背弓起的樣子,進而成了碗這個漢字的起源,這不就像是藉由喝口茶進而獲得休息的意思相通了嗎?
英語系國家將沒有握把的圓形容器稱作tea bowl,附有握把的稱為tea cup。不過也有bowl的使用起源來自於亞洲、西歐自古就使用附握把的器皿等說法。
現在的市場中充斥著世界各國的餐具,種類多到難以抉擇,相信也有不少人會使用無握把的杯子來喝咖啡或紅茶。不可思議的是,每天使用著喜歡的杯子自然就會成為習慣,持續下去就會成為愛用品。人們握把的有無各有所好,器皿並非一定需要擁有握把。只要用心觀察這些日常生活細節,就能玩味其箇中深意。

不知道大家愛用的杯子是怎麼樣的呢?歡迎與我們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