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_portrait
良品專欄

‧ 衣服

‧ 食品

‧ 生活雜貨

‧ 良品研究

商品投稿總覽

前往投稿
生活噪音
翻開字典,可查到「noise」這個字的意思是「噪音、雜音」。原本是作為刺耳或令人感到不適的聲音時,所使用的詞彙。在電腦及通訊、電子產品的領域中,指的是訊號、電波等紊亂的現象。各種領域下,當接收到不需要或過剩的情報,似乎都是以noise,也就是「噪音」來作為形容。而我們的生活中,又存在著那些噪音呢?

常被拿來作為噪音的代表是吵雜的人聲以及汽車的噪音。街上的廣播或叫賣聲,確實很容易令人感到疲憊,而在商場購物的時候,相信也常被喇叭或擴音器反覆播放出來的宣傳聲音干擾了注意力吧?車站或車廂內所播放的各種提醒乘客注意的廣播,若次數過於頻繁,也可能會成為噪音的一種。
對某個人而言感到愉快的聲音,對另外一個人而言也可能會成為噪音。就像音樂,對於自己想聽的音樂,聽起來自然心情舒暢,但對於鄰居或鄰座傳來的音樂感覺到「很吵」的人應該也不少。因為無論是多美妙的音樂,一旦被迫聆聽就會成為噪音。

article_img 除此之外,也有視覺上的噪音紛擾,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街上的各式招牌。而在市中心,過於明亮的街燈、整夜燈火通明的自動販賣機等,也可能成為夜晚的一種噪音紛擾。
我們也經常會聽到清潔劑或日用品的外包裝「顏色太花俏」、「文字太雜亂」等描述,其實那樣的設計最初是為了在店內的架上陳列時,能夠吸引顧客目光,從眾多商品中脫穎而出。如此具有存在感的包裝,若放在日常生活的場合之中,也會是種噪音紛擾吧。傳達商品訊息原本是外包裝的重要職責,不過當商品被購買回家之後,多數訊息已不再被需要,這才是棘手的問題。日本無印良品的IDEA PARK就經常收到「希望能製作白色清潔劑瓶」這類投稿,這些顧客想表達對商品所期望的,並不是「販售商品的設計」,而是「使用商品的設計」也說不定。

當我們思考著噪音紛擾的議題時,偶然聽聞了一段有趣的故事。是一位在大自然中記錄悅耳動聽的聲音、並將音源保存下來的音樂人告訴我們的。據說,森林中有個名為「森林之耳」的場所,那是一個會讓最吵雜的「中間層」的聲音消失之處,因此,平時很難傳至人類耳中的低音與高音就能在這裡聽得見。這似乎和樹林種類、密集度、枝葉的生長狀態、通風的狀態、日照等各種條件相互牽連,但與森林的大小並無關係,只需要我們有意識地豎起耳朵仔細聆聽,就能夠聽得到。實際上在東京都內也找到了擁有「森林之耳」的公園,在那裡,可以清晰地聽到了滴落在灌木林葉上的雨滴聲、雨水滲入地面的聲音、水聲、鳥鳴等等,甚至遠方傳來的聲音也聽得到。當噪音被消除,悅耳動聽的聲音就會自然進入耳內,可見漫步森林內能夠獲得療癒的理由,這或許是其中之一。

「悅耳動聽的大自然聲音隨時存在著,卻因為擅自闖入的噪音而被徹底遮蓋,使得我們無法聆聽得到。」這位音樂人所告訴我們的這句話,或許可以作為消弭生活噪音的提示。 為了能讓自己被喜愛的事物所包圍、打造舒適的環境,盡可能消除自己視為噪音之事物相信是必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