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_portrait
良品專欄

‧ 衣服

‧ 食品

‧ 生活雜貨

‧ 良品研究

商品投稿總覽

前往投稿
妖怪的魅力
日本漫畫家水木茂的「鬼太郎」,或是宮崎駿導演的電影「龍貓」、「魔法公主」當中,懷舊的「日本妖怪」大量登場。有點恐怖、有點奇妙、有時又會捉弄人的妖怪們,不知為何不但不會感到厭惡,反而還有點親切。究竟妖怪有什麼樣的魅力可以如此吸引現代人的目光?本週良品專欄要來進一步探討。

什麼是妖怪

假設你現在正投宿在黑暗森林中的某一棟房子裡。夜深人靜時,偶然間張開眼睛,似乎聽到附近的小河傳來「沙沙」的洗豆聲。你可能會想「這是什麼?外面是不是有什麼東西?」。害怕的你把棉被蓋住頭頂,度過失眠的漫漫長夜。沒錯,那正是日本傳說中名為「洗豆妖」的妖怪。
過去大自然對我們而言,除了提供豐富的生存資源外,也是一個令人感到恐懼的存在。在沒有月亮的夜晚,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,是否有什麼東西在身邊也無法得知。這是光靠白天時的理性所無法分辨的魑魅魍魎的世界,絕非一般人類能涉足的「異世界」。

有形體的妖怪

article_img 原本像是「洗豆妖」這樣的妖怪,是屬於一種無法理解的「怪異現象」,並沒有所謂的形體或姿態。根據民俗學者小松和彥的解說,「塗壁」也是相同的情形。原指「在森山裡面走來走去,突然間感到無法前進的現象」,這樣的現象透過漫畫家水木茂之手,讓「繪畫化=存在化」,才有了所謂的塗壁的形體。
其實類似許多像這樣的妖怪,原本都是沒有名字或形態,僅以不可思議的現象被流傳下來。而這些現象開始出現形體約是從中世紀開始,貴族與僧侶之間流行「繪卷(畫卷)」,鬼、疾病神、土蜘蛛等妖怪都被描繪出來。到了室町時代,更進一步出現有眼睛與手腳的工具妖怪。這被稱為「被製作後經過九十九年的道具靈魂」,被稱為「附喪神(長久依附在某物體上的靈魂或神)」。類似這種依附在古老工具上的妖怪們,在夜晚街道上開心享樂的樣子被畫成了《百鬼夜行繪卷》,使得妖怪的種類一下增加許多。此外,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師鳥山石燕所繪的妖怪圖鑑《畫圖百鬼夜行》,也受到廣大歡迎,在幕末時期再加上葛飾北齋、歌川國芳等繪師們,都繪出許多幾可亂真的妖怪圖像,使得妖怪在日本文化中占有了一席之地。

存亡危機

究竟「妖怪」這個名詞是在什麼時候、由誰提出的呢?根據小松的著作可得知「明治時代時,有許多人對妖怪現象與其存在抱持著興趣,並從事相關研究,他們提出『妖怪』這個單字應意識到作為『學術用語』而使用」。其中又屬被稱為妖怪博士的哲學家井上円了的影響最深。井上對妖怪抱持著否定的態度,將妖怪引發的奇異現象,試圖用「合理的說明與分析,去消滅妖怪存在的可能性」,可說是明治版的魔鬼剋星。
就算沒有井上円了的推波助瀾,明治以後妖怪們也面臨存亡危機。原因是妖怪們所賴以生存的「黑暗」逐漸消失的緣故。在文明開化後的日本,到處都充滿著路燈、霓虹燈、大樓照明等亮光,人為的光線讓夜晚也像白天一樣明亮。這樣的環境下,「洗豆妖」和「塗壁」自然沒有生存的餘地。且基於科學思考模式的現代文明逐漸起步,也扼殺了妖怪的命運。

對美好舊時代的憧憬

article_img 日本國土上有許多美麗的大自然環繞,先人在海邊、山中或河川邊,尋找平坦的土地居住,並形成部落,過著簡單平實的生活。從前的日本正如民俗學者同時也是妖怪研究者柳田國男,在《遠野物語》中所描述的「自然的風景俯拾即是」。對信仰萬物有靈論的日本人而言,世間萬物都有靈魂存在,因此不會將大自然視為敵人,反而是像里山文化那樣,在原本有的自然中融合一點人類的巧思,創造更豐富的共存環境。在這樣與大自然融合的環境裡,才會誕生出河童、狐狸或狸貓的故事,也才會讓「洗豆妖」、「塗壁」、「座敷童子」這樣的妖怪傳奇流傳下來。

因著對大自然抱持敬畏與感謝的心,同時混合著人類的渺小、寂寞,以及對於未知的不安,在想像力不斷的趨使之下,才會誕生出妖怪也說不定。我們對水木茂或宮崎駿的作品會產生特殊情懷,或是被作品裡的妖怪所吸引,極有可能是感受到過去在美麗的大自然中,所交織出的豐富生活與感動,而期望藉此找回現代人已經失去的一些「重要的東西」吧。

參考書籍:
《妖怪文化入門》 小松和彦(角川Sophia文庫)
《妖怪學新考 ~從妖怪看見日本人之心》 小松和彦(小學館)